微生態制劑(丁酸梭菌)-益菌康
所屬類別:產品新聞 發布時間:2014-11-24 瀏覽次數:加載中..
又名酪酸菌,丁酸梭狀芽孢桿菌,丁酸菌。酪酸菌是1933 年由日本千葉醫科大學宮入近治博士首先發現并報告的, 因此又名宮入菌。分類歸屬于梭菌屬, 為革蘭氏陽性厭氧桿菌。
主要應用丁酸梭菌做為飼料添加劑在飼料中應用,在動物腸道內可體現五大生物特性:一是促進動物腸道有益菌群(雙歧桿菌, 乳酸桿菌)的增殖和發育,抑制腸道內有害菌和腐 敗 菌的生長、繁殖,糾正腸道菌群紊亂,減少腸 毒 素的發生;二是在動物腸道內能產生B 族維生素、維生素K、淀粉酶等物質,具有保健作用;三是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謝產物丁酸是腸道上皮組織細胞的再生和修復主要營養物質;四是厭氧或者兼性厭氧芽孢桿菌,不受胃酸、膽汁酸等影響;五是對多種飼用抗生素有較強的耐受性, 可配伍使用。丁酸梭菌作為新飼料添加劑的使用,對于減少當前飼料中抗生素產品的濫用、減少藥物在肉品中的殘留、降低動物細菌的耐藥性和保障動物健康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

1996年,日本半個多世紀的壟斷被以湖南漢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任博士為首的多位微生物專家打破,他們成功分離、培育出我國首個治療腸炎、阻止腸惡變的藥用東海“酪酸梭菌—CGMCC313-1菌株”,
基本信息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屬于芽孢桿菌科,梭菌屬,革蘭氏陽性,有芽孢,孢子卵圓,偏心或次端生。可抵抗不良環境。
主要應用丁酸梭菌做為飼料添加劑在飼料中應用,在動物腸道內可體現五大生物特性:一是促進動物腸道有益菌群(雙歧桿菌, 乳酸桿菌)的增殖和發育,抑制腸道內有害菌和腐 敗 菌的生長、繁殖,糾正腸道菌群紊亂,減少腸 毒 素的發生;二是在動物腸道內能產生B 族維生素、維生素K、淀粉酶等物質,具有保健作用;三是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謝產物丁酸是腸道上皮組織細胞的再生和修復主要營養物質;四是厭氧或者兼性厭氧芽孢桿菌,不受胃酸、膽汁酸等影響;五是對多種飼用抗生素有較強的耐受性, 可配伍使用。丁酸梭菌作為新飼料添加劑的使用,對于減少當前飼料中抗生素產品的濫用、減少藥物在肉品中的殘留、降低動物細菌的耐藥性和保障動物健康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
